《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》白皮書發布 中國交通進入高質量發展新時代
12月22日,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《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》白皮書。白皮書全面介紹了新時代中國交通發展成就,分享中國交通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實踐,進一步增進國際社會認識和了解。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、中國民用航空局副局長董志毅、國家郵政局副局長趙民、國家鐵路局總工程師嚴賀祥出席發布會。
劉小明表示,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中基礎性、先導性、戰略性產業和重要的服務性行業,是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,中國交通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、發生歷史性變革,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,已經建成了交通大國,正加快向交通強國邁進。
交通的可持續發展與全球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。白皮書積極落實聯合國《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》,主要包括走新時代交通發展之路、從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邁進、服務決戰脫貧攻堅和決勝全面小康、推進交通治理現代化、推動構建全球交通命運共同體、中國交通的未來展望6個章節。
劉小明介紹,黨的十八大以來,中國交通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綜合交通網絡規模和質量實現躍升,有力服務和支撐了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。截至2019年年底,全國鐵路營業里程13.9萬公里,其中高鐵超過3.5萬公里,位居世界第一;公路里程501.3萬公里,其中高速公路15萬公里,躍居世界第一;生產性碼頭泊位2.3萬個,其中萬噸級及以上泊位數量2520個,內河航道通航里程12.7萬公里,位居世界第一。民用航空頒證運輸機場238個。郵路和快遞服務網絡總長度4085.9萬公里,實現了鄉鄉設所、村村通郵。
當前,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,交通運輸對于全球團結抗疫、恢復經濟增長、增進人類福祉和實現可持續發展十分重要。劉小明表示,中國將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,落實聯合國《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》,與世界各國一道,更好推進全球互聯互通、民心相通,為建設繁榮美好的世界作出更大貢獻。
- 上一篇:中國進一步加強交通運輸對外開放合作 2020/12/31
- 下一篇:交通運輸職業院校對口援疆“全國一盤棋” 2020/12/25